同一天的傍晚,万年县令上官海棠率两个营六百余人 进驻位于万年县城以西五十里的青云亭(相当于乡)。
自从贾和 率部进驻冯翊郡后,韩州第一军军长兼陕郡太守上官腾考虑,用不了多久,郑大帅就会把自己麾下的洛阳兵陆续调回关东。第一军的粮饷、军需 现在全数由洛阳府供应,将来,乐观估计,郑大帅最多承担一半,另一半,需要自己在当地筹集。
第一军目前的辖区包括两郡一县——陕郡、弘农郡、万年县。理论上说,弘农郡是大郡,粮食产量高,税收也不少,以这些地盘供养两三万步兵是足够的。
然而实际情况是,弘农太守杨荫的官阶(正四品)比上官腾还高半级。弘农杨氏作为士族,声望比陕郡上官氏也更显赫一些。
一姓士族的声望,取决于很多因素,但是如果只是粗略比较的话,用历史上的宰相人数 是一个简便的衡量标准。
上官氏的始祖是(春秋时)楚国上官邑大夫 芈兰。西汉上官桀、上官安,唐朝上官仪、上官庭芝、上官婉儿,宋朝上官均,一千多年才出了六个宰相。
相比而言,杨家就厉害多了,仅在汉代,就有西汉杨敞(司马迁的女婿),东汉杨震、杨秉、杨赐、杨彪,五个宰相。尤其是杨震,精通经学,有“关西孔子”的美誉。
在这种情况下,指望杨荫交钱以供军费 希望不大。至于陕郡,地狭人稠,以前有厘金收入——从关西往返关东的行商,凡经过陕关,一律交百分之二的税——现在因为打仗,这块收入没了,陕郡的财政收入一下子就少了很多。
陕郡人口众多,民风彪悍,招兵倒是不难,就是缺钱。上官腾召集幕僚商议了一番,决定先组建两个旅(各五千人),取食于敌。
第一军原编制内的五个师也在陕郡补充了两万兵员(补上打陕关的时候死伤的人数),暂时还有上级下发的粮饷,不需要自己想办法。
等过段时间,第一军下辖的三万洛阳人回家,把新建的两个旅都扩编为师,到时候第一军下辖四个师,四万多人,因为只有两个师的军饷,这四个师需要轮流去前线,从敌人手里弄钱。
陕郡第一旅新二团 由原陕郡硖石县西乡保安营 扩编而成。在雍朝和新朝的兵制下,一个营的人数300至800不等。这个保安营原有300多人,补充了700新兵,就算是一个团的编制了。
当然,在经过充分的训练和战火的检验之前,这个团的战斗力比一个营 强多少,是很值得怀疑的事。
上官海棠就是率领新二团去万年县上任的。
关西省任命的万年县伪县长已被贾和 麾下士兵打死,伪副县长趁乱逃跑,上官海棠到的时候,县城中最大的官是伪财政局长李迷。
当时城破的时候,李迷 本有机会出逃,但是他选择了留下。根据关西省的律令,城池被围,若粮弹未绝,而官吏先逃者,军法从事。
所以如果出逃,只能亡命天涯,成为通缉犯,是不能逃回家乡的。李迷不逃,便是以性命打赌上官海棠不杀自己。
李迷 去官署拜见上官海棠,表面上装作镇定,内心其实非常恐惧。
上官海棠对他说:“新二团驻扎万年县,辖士兵一千人,军官八十二人,每个月需要饷银两千两,酱菜钱一千贯,粮食三百石,被服、马料若干。你看,这些都要本县供应,可有困难?”
“县尊,前几天打仗,本县的粮仓已毁于战火了。至于银子,上个月,伪京兆尹 派人把县库的银两拉走,只留下银、钱各五十(两/贯)。下官虽忝任银曹(雍朝官名某局局长,对应新朝某曹参军),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”
“那这可如何是好?”上官海棠知道自己虽然出身世家,熟读兵书,但是实务经验甚少,这次是第一次领兵出镇地方,独当一面。
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,如果征粮,还是多听听李谜这个当地人的建议较好。
“禀县尊,为今之计,只能提前征收明年的赋税。
本县是上上县(县分五等,上上、上、中上、中、下,对应县令的官阶正六品至正八品),岁入折合银子六万余两,足以供应驻军”,李谜恭敬地回答,心中暗喜,征税的事,上官县令还用得着自己,自己的性命已多半可保了。
“好。李大人,速取来黄册和鱼鳞图,按户口数给各亭下达公文,催收税款。你用心做事,本县县丞(相当于副县长)的位子还空着呢。”
“县尊,黄册、鱼鳞图各有两份,一份存在县中,另一份存在府城(京兆府城即咸阳)。县中的那份已毁于战火了。
其实即便有图册,也无大用。本县下辖各亭都有伪乡长、保安营,各村有伪村长、民兵连。要征税,只下达公文不行,须派大兵弹压,逐走伪乡长、伪村长。”
第二天,上官海棠让新二团副团长赵勇代理县尉,留守县城,自己率第一营、第二营去乡下收税。
在青云亭,上官海棠派兵挨家挨户搜查,乡民竟然已经逃光了。搜了一刻钟,才找到一个瘸子,盘问得知,昨天夜里,伪乡长对乡民们说:
“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”(形容乱兵抢劫比土匪更凶,显然是对王师的污蔑之词)吓得乡民们只带少量口粮,扶老携幼逃入山中。唯独这个瘸子腿脚不便,不能爬山。
上官海棠见状召集两个营长商议:“张彪,昨天军议时你说的对,该派骑兵连 星夜追击。我当时认为咱们新到此地,尚不熟悉情况,以持重为上。看来是我多虑了。你们刚才搜查了一番,可有找到钱物?”
第一营营长张彪回答:“各家各户的粮食,粗略估计,共有几百石。还有猪、鸡等禽畜。但是银、钱没有,估计他们逃跑的时候带走了。”
上官海棠听后沉吟了一会儿,说道:“这不行。本县辖三十几个亭,平均每个亭须供应大军半个月,折合银子一千多两,或粮食五千石。这几百石粮,就算全拉走,也远远不够。”
第二营营长丁大力 接话道:“以下官之见,村口有十几头牛,还有各家各户的铁锅,若一并收了,也能折百来两。明天再去这个亭的其他村找找?”
“丁营长,这耕牛、铁锅 都是农民生活所需用的,咱们拿走,让人如何做饭,如何耕地?恐怕不妥吧?”
“团座,下官听闻关西缺铁。这些铁锅说不定哪天就被那些伪乡长、伪村长们征走,送到咸阳,熔为铁水,做成刀枪。再说大军用牛马运输。大牲口和铁器,应该收缴,以免资敌。”
实际上,丁大力的这种说法漏洞甚多,细思之下,易见其谬。但是上官海棠涉世未深,自幼锦衣玉食,对民情缺乏了解,加之军情紧急,一个团大半是新兵,如果欠饷,恐有一哄而散之虞。
无奈之下,只得命令丁大力下辖的三个连明天分别去不同的村找粮,自己和张彪的第一营留在青云亭接应第二营。
下完命令,上官海棠又叫来团部文书,让他写一份告示贴在村口,务必说明,我们是提前征税,不是抢掠村民们的财物。
一头健壮耕牛 市价八两银子,咱们按十两算,再加上利息,明年可抵十二两的税,铁器和其他东西也要按市价算清楚,不能让老百姓吃亏。
================
小剧场
作者:上官家一共出过六个宰相
某人:啦啦啦,我是第七个
郑婉:咳咳,小妹妹,我家在唐朝,不到一百年(803年~894年)就出了十个宰相。我是第……唉呀,数不清了
被读者评价为“稚嫩但是对未来有冲劲”的上官海棠要黑化了。 我想解释一下,对于郑婉和上官海棠这样的年轻人,初次带兵独立作战(或镇守一方),其实也是向下属、同僚学习的过程。郑婉第一次带兵时候的下属有上官腾、郑潭、荀立、陈东、贾和 等。而上官海棠第一次的下属是李迷、丁大力(保安营出身)。这两种环境,对她们的影响肯定不同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