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官海棠骑马回陕郡的路上,同行的副官问她:“这弘农郡按说是关西省的地盘,弘农太守杨荫虽然没有派兵与咱们交战,但也未曾示好,是敌是友,尚不明朗。
大帅(指上官腾)的命令是让咱们率兵缓缓追击,小姐怎么就敢轻身涉险?万一杨荫把咱们扣下,那该如何是好?”
“这事你倒不用多虑。从地形上来说,陕关虽然险峻,但是其西北方向的冯翊郡、西南的弘农郡,距离都太近,最近处不足百里。我军攻取陕关、光复陕郡后,是必须要夺取此二郡作为缓冲地带的。
弘农杨氏源远流长,在当地号召力很大,若其有意抗拒,则此郡实难攻取,那么郑姐姐就不会这么快返回洛阳了。退一步说,就算郑婉回洛阳,父帅也会详细部署攻打弘农的方案。
以此观之,郑姐姐和父帅早就料到杨荫不敢乱来。咱们毕竟有献容皇后的明旨,他要是不从,就只能去上李自岷的贼船,没有其他退路了。杨荫又不糊涂,当然能想清楚是李自岷的船大,还是献容皇后的船大。他怎么可能选错呢?”
“嗯,小姐说的有理。不过下官还有一事不明:李怒的残部逃至弘农后,关押他们的监牢防守严密,且这些俘虏已被缴械,赤手空拳,为何突然暴动?”
“是呀,他们还真会挑时候,早半个时辰咱们还没到,晚半个时辰,他们被押上卡车,就没有机会了。”
“可是这些俘虏又怎么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来呢?”
“俘虏不知道,但是杨荫知道呀。”
“小姐,……小姐您是说杨荫故意当着咱们的面 处决了这些俘虏,又谎称是俘虏暴动,做戏给咱们看?
……
杨荫怎么敢胆大包天到这个程度?按我朝律例,除非有紧急情况,否则杀俘三人即可判死,他怎敢下令屠杀五百降虏?”
“哼,我朝律例?是前朝律例吧。杨荫献出一郡之地,功在社稷。在这个时候,谁会为了区区五百人的小事去弹劾他?是上官家,还是郑家?
唉,活在乱世,人命轻如草芥。”
不好意思,这章有点儿短。
评论